十大券商看后市|A股底部特征凸顯,或迎月度級別修復行情起點
告別國慶假期,A股行情將如何演繹呢?
澎湃新聞搜集了10家券商的觀點,大部分券商認為,三季度市場大幅波動,上證綜指已經回落至3000點附近,隨著市場悲觀預期的逐步消化,A股底部特征凸顯,配置性價比正在上升,投資者可保持戰略樂觀并伺機布局。
中信證券指出,隨著10月份政策和經濟預期逐漸明朗、匯率快速貶值沖擊結束、場內活躍資金已經完成避險降倉、場外抄底資金開始入場等,預計A股市場將迎來月度級別修復行情起點。
中信建投證券進一步指出,市場正逐步消化基本面悲觀預期,市場目前所處位置配置性價比正在上升,且假期全球主要股指均有小幅上漲,也有利于A股風險偏好提升。因此,隨著國內政策面持續釋放積極信號,建議投資者保持戰略樂觀。
中金公司認為,目前市場已經對負面因素有較多的反應,雖然短期路徑依然有一定不確定性,但只要政策及時適度發力,從6個月至12個月的角度看,市場機遇大于風險,不宜過度悲觀。
配置方面,均衡策略成為多家機構的推薦。其中,中信證券建議投資者,堅持均衡配置,積極布局估值切換和景氣拐點行業。
中信建投證券同時表示,建議投資者結合三季報預期向好方向均衡配置。
中信證券:將迎來月度級別修復行情起點
展望后市,隨著10月份政策和經濟預期逐漸明朗、匯率快速貶值沖擊結束、場內活躍資金已經完成避險降倉、場外抄底資金開始入場等,預計A股市場將迎來月度級別修復行情起點。
情緒面上,導致投資者保持謹慎的因素主要包括對美聯儲加息的擔憂,等待美聯儲加息周期結束,對地緣風險事件的擔憂等。而對上述擾動因素的擔憂,在很大程度上已經反映在過去一段時間的拋售行為,及當前低迷的股價上。
估值層面,目前,A股整體估值已具備長期吸引力,部分行業動態估值接近2018年底水平。資金面上,目前,活躍私募倉位已經降至過去五年中位數以下,成交擁擠度更加健康,熱門行業成交擁擠度明顯緩解。因此,節前避險資金可能在匯率波動擔憂緩解后回流,同時場外抄底資金逐步入場。
海外方面,美聯儲加息恐慌已達極致,預計非貨幣手段抑制通脹會被更多討論,市場對于美聯儲加息預期的最恐慌時點或已逐步過去。
配置方面,10月將迎來月度級別修復行情起點,建議投資者堅持均衡配置,積極布局估值切換和景氣拐點行業,可關注三條主線:一是成長制造領域重點關注此前持續調整、明年有估值切換空間的半導體當中的白馬龍頭,以及標簽屬性較弱、估值性價比仍較高的化工新材料。二是醫藥行業中具備較高性價比的中藥,受益醫療新基建的醫療設備以及充分消化估值的醫療器械和服務。三是景氣拐點行業重點關注優質地產開發商、基建、電力和酒店等。
中金公司:市場機遇大于風險
目前,市場已經對負面因素有較多的反應,雖然短期路徑依然有一定不確定性,但從國際比較的角度看,全球主要經濟體均面臨較大結構性挑戰,而中國內需潛力大、當前政策約束相對少、改革與挖潛空間足,只要政策及時適度發力,從6-12個月的角度,市場機遇大于風險,不宜過度悲觀。
配置方面,建議投資者以低估值、與宏觀關聯度不高或景氣程度尚可、且有政策支持的領域為主。
其中,成長板塊當前整體預期不算低、倉位依然相對重,系統性配置機會可能還需要觀察。因此,戰略性風格切換至成長的契機,需要關注海外通脹及中國穩增長等方面的進展。
中信建投證券:市場所處位置配置性價比正在上升
展望后市,總的來說,市場正逐步消化基本面悲觀預期,市場所處位置配置性價比正在上升。隨著國內政策面持續釋放積極信號,假期全球主要股指均有小幅上漲,有利于A股風險偏好提升。因此,建議投資者保持戰略樂觀,伺機布局。
從當前市場環境與4月底對比來看,當前困擾市場的負面因素并未達到或者超越4月底。從回撤比例和調整天數看,本輪調整也已接近或超過前幾輪水平,回撤幅度足夠,市場下行空間有限。
資金面上看,本輪融資余額依然處于下滑態勢,但絕對數值上已降至4月份低點水平,下行空間有限。私募基金倉位連續下降,已接近4月底部區域。規模寬基類ETF “逆勢吸金”,與4月底較為相似。
配置方面,建議投資者結合三季報預期向好方向均衡配置,關注三條主線:一是成長方向優選明年盈利預期依舊向好的風、儲、光、軍工等。二是周期的電力、油運、養殖、煤炭等。三是地產消費的地產、白酒龍頭等。
海通證券:迎接第二波機會
從股市牛熊周期來看,A股自2021年開始的大調整時空已經比較顯著。從市場估值水平和市場情緒角度看,當前市場底部特征已經較為明確:市場估值與4月底接近,已經回到歷史市場大底時的估值水平;市場情緒方面,投資者倉位、交易熱度均降至歷史低位。
從大趨勢上看,綜合估值、風險溢價、股債收益比等指標,與過去5輪牛熊周期的大底比,今年4月27日時A股估值底已經出現,反轉底仍然扎實。從小趨勢看,穩增長、保交樓落地有望推動股市迎來年內第二波機會。
展望四季度,成長優于銀行地產,銀行地產一定程度優于消費,消費優于資源。高景氣的成長彈性更大,如新能源鏈、數字經濟。低估值、低配置的銀行地產有修復機會。低估低配的消費也可能修復,但疫情擾動下消費基本面修復較慢,彈性或不大。美歐經濟漸弱,資源品景氣趨弱,超額收益較高的資源品行業性價比或降低。展望明年,消費基本面修復,性價比或將更高。
廣發證券:A股下行風險有限
A股賠率處在較為便宜的位置,市場進一步大幅下行的風險不大。一方面,十一假期期間,全球“衰退”預期再起。預計美債利率已處于頂部區域,11月初美聯儲大幅加息之后,美聯儲緊縮幅度將有所退坡;國內方面,10月后或將迎來市場預期轉暖、穩增長進一步松綁的窗口。另一方面,賠率來看,9月底A股處于“便宜但并未極端便宜”的情況,是否能夠觸底反轉主要看是否有勝率的催化劑。
當下,市場改善需看到2大要素:一是美債利率上行壓力得到明顯緩解,二是國內穩增長政策預期的重新統一。預計兩大要素大概率在四季度先后觸發。與4月末相比,當前A股的盈利周期位置、地產政策力度均更優,價值切換預演,成長股適度擴散。
展望后市,建議配置賠率較優、勝率在改善的價值板塊,如地產龍頭、煤炭。成長板塊中,建議配置以“盈利-久期收縮”框架衡量行業當下的股價對于未來業績的透支程度已消化的細分方向,如光伏組件龍頭、風電、傳媒。此外,建議關注中報景氣企穩及PPI-CPI傳導受益的家電、白酒。
興業證券:底部區域“價格比時間更重要”
國慶假期,海外市場經歷大幅波動。此前美國9月PMI超預期回落、瑞信破產傳聞等事件,一度導致市場加息預期回落,并帶動國慶假期上半周海外風險資產顯著修復。而當前隨著9月非農再超預期,加息預期再度升溫,帶動美債利率、美元抬升,美股大幅回調。往后看,仍需關注美國9月經濟、通脹數據導致的市場加息預期的變化。
盡管海外仍在動蕩,但國內的風險已在逐步化解,悲觀預期已反映至當前的估值、倉位中,市場已經來到底部區域。底部區域“價格比時間更重要”,結構上建議重點關注、提前布局三季報乃至明年景氣有望持續的方向。
展望后市,一方面,10月下旬“新半軍”(新能源、半導體、軍工)有望開啟新一輪上行,建議重點關注軍工(航空發動機)、儲能、新能源車(零部件、鋰電池)、智能駕駛、半導體(材料)等細分方向。另一方面,在需求釋放和政策刺激的兩輪驅動下,消費有望逐步迎來復蘇,建議關注白酒、航空、酒店、免稅等方向。
東吳證券:大盤價值占優
市場已處底部區域,多數寬基指數估值與4月底接近,上證股權風險溢價5.7%,接近3年均值+2倍標準差。底部區域對利空鈍化、對利多相對敏感,政策發力有望帶來估值提升。市場可能形成未來2-3年中期重要底部。
國內穩增長難言拐點,但放松趨勢是確定的。一方面,房地產政策寬松趨勢確認,9月底地產寬松力度尚難與2014年底全國性放松相較,但放松趨勢基本確認,且寬松遠未結束。另一方面,人民幣匯率短期維穩,恐慌情緒緩解。央行9月接連調整外匯風險/存款準備金率,國慶期間美元兌離岸人民幣匯率基本穩定。
展望后市,大盤價值極低估值,隱含市場對未來經濟增長的悲觀預期,時間窗口11-12月,關注政治局、中央經濟工作會議。金融地產可能成為反彈主力,全國性政策寬松是地產催化劑,銀行、券商跟進。
國金證券:四季度市場或有望重演反轉級別的行情
無論是A股還是美股、港股,都受到美聯儲緊縮預期的影響。不必過于擔心美聯儲加息影響,加息預期緩和并非小概率事件,對四季度全球權益資產表現保持樂觀。結合經濟基本面和上市公司盈利預期方向,A股或優于其他海外資產。
四季度市場或有望重演反轉級別的行情,甚至不排除出現類似2019年2-4月的反轉行情和2020年7月的反轉行情,也就是市場情緒高漲推動換手率快速提升。風格方面,新一輪向上行情風格有望重演“大票搭臺,小票唱戲”。
展望后市,成長板塊建議關注光伏儲能、機械。消費板塊建議關注商務消費相關的高端白酒等板塊;成本下降疊加刺激消費政策預期下的汽車(零部件)、家電等耐用消費品。此外,也可關注券商板塊、貴金屬板塊。
華西證券:調整或趨于尾聲
國慶長假期間,海外市場寬幅波動,表明全球風險偏好仍受到美聯儲加息預期、OPEC+大幅減產和經濟前景放緩擔憂等因素的擾動。但與此同時,國內穩地產政策進一步加碼、保交樓取得進展有望支撐國內經濟邊際改善。
展望后市,A股主要指數估值已接近前期低點,調整或趨于尾聲。因此,節后A股將在震蕩中孕育機會,十月季報密集披露期,市場將重新聚焦業績主線。
配置上,建議投資者聚焦三條投資主線:一是受益于“因城施策”政策持續放松的地產等。二是新能源板塊細分高景氣領域的儲能、風、光等。三是傳統能源相關的煤炭、油氣設備等。
國海證券:市場性價比已經凸顯
展望后市,在市場調整中,要敢于布局。當前,A股市場情緒指數接近冰點,性價比已經凸顯,可以考慮逢低布局。
具體而言,近期,市場的調整受到國內外風險因素的雙重影響,國內主要是地產下行周期等,海外主要是美聯儲鷹派加息預期以及地緣擾動等。
不過,經濟整體是穩步修復的格局,且領先指標與高頻數據顯示,內需在經濟進入旺季之后,明顯回穩。在外需逐步確立下行拐點之后,目前積極的信號正在累積。
同時,前期快速上行的美債收益率和美元指數進入震蕩,斜率的變化意味著全球流動性最緊張的時候已經過去,年內有望看到美聯儲加息的退坡,后續人民幣匯率貶值、資金外流以及國內無風險利率上行的三重壓力將得到緩解。
配置方面,建議投資者關注地產鏈條、景氣成長等主線。行業上,10月可首選食品飲料、醫藥生物、電力設備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