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經緯10月11日電 11日,在、離岸人民幣兌美元下挫,一度跌超400點。
截至發稿,在岸人民幣兌美元跌438點,報7.1878;離岸人民幣兌美元跌347點,報7.1882。美元指數拉升,現報113.3412。
來源:Wind
此外,韓元兌美元的跌幅擴大至1.5%;歐元兌美元、英鎊兌美元等均持續走低。
自3月份美聯儲開啟新一輪加息周期以來,美聯儲5次加息累計300個基點,日本、韓國等國家未能免受美聯儲持續激進加息的沖擊。
如:日元快速貶值,自3月份美聯儲啟動首輪加息以來,截至9月30日,日元兌美元已持續貶值接近25%。據日本共同社消息,為阻止日元急速貶值,日本政府和央行9月22日采取了買進日元賣出美元的干預匯市措施。據悉,本次買進日元是自1998年6月17日以來,時隔約24年零3個月后實施。
此外,美聯儲持續激進加息使韓國央行今年已4次加息。泰國、菲律賓央行也年內已分別2次加息和5次加息。
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美歐研究部副部長、研究員張茉楠認為,美聯儲持續加息使得美元進入一個自我加強的過程,美元快速升值的累積效應逐漸凸顯。在此背景下,許多國家面臨高通脹和經濟增長大幅放緩的雙重壓力。眾多央行追隨美聯儲大幅加息,除了控制通脹之外,更主要的原因是應對本幣貶值和外匯市場劇烈動蕩,對沖美元走強給全球金融市場造成的擾動。
對于人民幣來說,國家外匯局網站9月29日發布《2022年上半年中國國際收支報告》明確,完善市場化和逆周期調節機制,穩妥應對外部沖擊挑戰,維護外匯市場平穩運行和跨境資金均衡流動。繼續保持人民幣匯率彈性,發揮匯率調節宏觀經濟和國際收支“自動穩定器”的作用,穩定市場預期。
9月27日,全國外匯市場自律機制電視會議召開。會議強調,外匯市場事關重大,保持穩定是第一要義。人民幣匯率保持基本穩定擁有堅實基礎。相較于許多經濟體面臨滯脹風險,我國經濟總體延續恢復發展態勢,物價水平基本穩定,貿易順差有望保持高位,隨著宏觀政策效應顯現,經濟基本盤將更加扎實,F行人民幣匯率形成機制適合中國國情,可以充分發揮市場和政府“兩只手”的作用,歷史上經受住了多輪外部沖擊的考驗,人民銀行積累了豐富的應對經驗,能夠有效管理市場預期。當前外匯市場運行總體上是規范有序的,但也存在少數企業跟風“炒匯”、金融機構違規操作等現象,應當加強引導和糾偏。必須認識到,匯率的點位是測不準的,雙向浮動是常態,不要賭人民幣匯率單邊升值或貶值,久賭必輸。(中新經緯APP)